長江網3月21日訊(長江日報記者韓瑋 通訊員陳紅梅)隨著武漢城市建設速度、規模的逐年遞增,近三年的工程檔案量也達到高峰,武漢市城建檔案館統計,去年一年接收主城區工程檔案達10萬卷,其中,去年開通的三條地鐵檔案卷數就占據總量的一半。
一條地鐵線的相關工程檔案就有一兩萬卷
韓進介紹,2015年檔案館接收了15萬卷工程檔案達最高峰,2016年接收13.8萬卷,2017年也有10萬卷。下降的原因是中心城區已沒多少空地,中心區的房建項目減少,導致房建檔案下降,而隨著地鐵、環線、高架項目增多,市政工程檔案逐年遞增。
據悉,一條地鐵線的相關工程檔案就有一兩萬卷,去年通了三條,僅地鐵一項就達到5萬卷。韓進介紹,工程檔案包括樁基檔案、工程、建筑結構圖、規劃驗收等手續資料等,交齊工程檔案,已成為工程辦理竣工備案的前置條件。
市民、律師查檔需求最多
去年50人次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查結構圖
一樓大廳內的查檔窗口工作人員劉工介紹,去年他這一個窗口共接受3700多人次查詢檔案,調取電子和紙質檔案共2萬卷。目前,接收和查詢檔案均免費,并向公眾開放,市民和律師查檔需求最多。
據悉,很多市民拿著房產證來查自己的房屋結構圖,很多是為了裝修改造,還有一部分是解決糾紛。
老舊小區要加裝電梯,不少業主委員會、施工單位、物業公司受業主委托來查詢小區房屋建筑結構圖。劉工說:“通過圖紙可以了解建筑的承重、張力、拉力等數據,使老舊房屋加裝電梯更安全,而去年就有50人次來為這個事調檔查詢,共涉及近50棟房屋建筑加裝電梯。”
而律師多是受業主委托查詢小區內的車庫權屬,他們多半會通過規劃部門出具的圖紙來判斷業主對車庫是否有所有權。
韓進表示,查詢人數的逐年遞增,也凸顯了市民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的增強。
重要地標、橋隧、地鐵、銀行等檔案不對外
是不是什么工程檔案都能查呢?韓進表示,對于城市重要的地標建筑、公共建筑、橋梁、隧道、地鐵、港口、銀行的工程檔案是不能對外的。 “這個也請市民理解,這關乎城市安全,也要防止商業間諜。”
據悉,去年曾有一位外國人士自稱特別喜歡橋,希望能查詢某座大橋的檔案,還有大學生自稱寫論文需要查詢橋梁或長江隧道工程檔案,均被拒絕。(轉載自武漢建設網)